> 文章列表 > “攀条有馀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攀条有馀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攀条有馀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攀条有馀态”出自唐代李彦远的《采桑》。

“攀条有馀态”全诗

《采桑》

唐代 李彦远

采桑畏日高,不待春眠足。

攀条有馀态,那矜貌如玉。

千金岂不赠,五马空踯躅。

何以变真性,幽篁雪中绿。

《采桑》李彦远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采桑畏日高,

不待春眠足。

攀条有馀态,

那矜貌如玉。

千金岂不赠,

五马空踯躅。

何以变真性,

幽篁雪中绿。

中文译文:

提前采摘桑叶畏惧日头高,

不等春眠醒来完全。

攀折树枝时仍带有余味,

自得姿态如同美玉。

虽然能赚很多财富,

但五马匆忙却白费。

怎么才能改变真我性格,

竹林在雪中一样保持清绿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采桑》描写了一个早起勤劳的女子的形象。女子为了采桑,不甘心等到春眠醒来,早早起床,提着篮子到田间采摘桑叶。尽管疲惫,但是她攀折桑树的姿态优美,容貌如玉,如此美丽出众。她从这工作中得到许多金钱,但同时也感到自己的努力被白白浪费。诗中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改变自己的真正性格,像幽静的竹林一样保持清绿。

作为唐代的诗人,李彦远以描写女性形象而知名。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勤劳的场景,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聪明才智。女子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整首诗流畅自然,用意深远,是一首很有诗意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