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行迷犹可复通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行迷犹可复通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行迷犹可复通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行迷犹可复通津”出自宋代程公许的《览镜鬓间两三点雪》。

“行迷犹可复通津”全诗

《览镜鬓间两三点雪》

宋代 程公许

志士伤心髀肉生,寒儒努力在青春,课书恨人囊萤聚,览镜惊呼鬓雪新。

岁晚何妨勤秉烛,行迷犹可复通津。

余功剩暖丹炉火,莫待幽人唤孔宾。

《览镜鬓间两三点雪》程公许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览镜鬓间两三点雪》是宋代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在镜子里看见鬓发上有几点雪花,

志士伤心,髀肉生,

寒儒努力在青春,

课本恨不得装满萤火虫,

览镜吃惊地喊出,鬓发上的雪花更新鲜。

岁末时节,何妨勤奋地拿着蜡烛,

行路迷茫,仍然能重新找到通往京城的路。

我所做的功业仍然温暖着丹炉的火,

不要等待幽居的人们召唤孔宾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中描绘了志士伤心,血肉之躯产生了痛苦;寒儒们在青春年华努力奋斗,但他们的知识却如同被装进了萤火虫的囊中,显得微不足道。然而,在览镜时,作者惊讶地发现自己鬓发上的雪花变得更加新鲜,这可能意味着他在岁月的积淀中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智慧和成熟。

诗人在岁末时节提醒读者勤奋奋斗,不要因困难而放弃。即使行路迷茫,仍然有可能重新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。作者认为他的努力和成就如同丹炉中温暖的火焰,仍然可以为他带来温暖和动力。他呼吁不要等待别人的指示,而是要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,不让自己沦为孤独的幽居者。
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个人经历和情感,寄托了作者对奋发向前、积极拼搏的理念。它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痛感,对知识的珍视和追求,以及对个人价值和成就的坚持。诗词的内涵丰富而深刻,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,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