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惟当艳阳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惟当艳阳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惟当艳阳岁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惟当艳阳岁”出自明代皇甫涍的《汶上分水》。

“惟当艳阳岁”全诗

《汶上分水》

明代 皇甫涍

异县值分流,客望倚孤舟。

情云南北散,离浪东西浮。

堤柳依吹管,山花覆酒楼。

惟当艳阳岁,含景送春愁。

《汶上分水》皇甫涍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汶上分水》是明代皇甫涍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异县值分流,

客望倚孤舟。

情云南北散,

离浪东西浮。

堤柳依吹管,

山花覆酒楼。

惟当艳阳岁,

含景送春愁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异乡客人在汶上分水的景象。诗人站在孤舟上,注视着水流分岔的地方。他观察到情感像云一样散在南北,离别的波浪在东西方流动。堤岸上的柳树倚在吹箫的人身旁,山中的花朵把酒楼覆盖。只有在明媚的阳光年月里,才能融入景色之中,悲伤随春天的到来而逐渐消散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离愁别绪。诗中的异县和分水象征着离别和分离的境遇。孤舟代表着诗人孤独的心情和无助的处境。情感散布在南北方向,暗示着诗人的思念之情遍布天涯。离别的波浪东西流动,意味着离散的痛苦无处不在。堤岸上的柳树和山中的花朵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前者寓意着别离的悲伤,而后者则象征着生机和希望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天的渴望,他希望在阳光明媚的季节里,悲伤能够逐渐消散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意象的运用,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离愁别绪和对归乡的向往。它展示了明代文人在离散和孤独之中,对家园和情感归属的思考和渴望。